全站导航
学员声音
声音|阿波罗线上“死亡焦虑及其他”

 


学员声音


杨诗雨

这堂课主要给我两点收获,第一,处理死亡议题重点之一是:死亡体验最终是美好还是可怕,这个可以完全掌握在个人自己手中,它不应该由医生家属朋友定夺而应该完全由我们个人自己掌控。

第二,对于此类深刻沉重复杂的主题,带领者的节奏非常重要。老师先后带领我们进行探索的内容有十项以上,顺序上非常精心地由浅到深,对主题的感受由“相对远”到越来越“走进”。过程中老师每一步都充分接受反馈,给予支持,对所有参与者表达出的情绪,阻抗都给予充分的肯定、接纳。

课程当中许多环节都出现了参与者表达出现不适、隔膜感或者难以进入的情况,老师几乎都首先表示对参与者感觉的肯定,比如“产生这样的感受是有原因的”,“曾经目击创伤性事件对人的影响会很深远”。

提醒参与节奏应该掌握在参与者自己手中,并且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,比如当无法画出与死亡相关的画面,我们可以尝试先从相关的一个元素“结束”切入看看,绝不强迫推进程序。鼓励对出现的情绪,反应给予承认,并且进一步挖掘,比如采用色彩涂鸦或者日记,随机书写等方式将其外化,从而进一步审视和了解更多。


吕欣

好像死亡也没那么可怕!我的感悟是学习了更多的智慧去面对生活,更加坚信了自己的信念我可以好好活下去很完满的活下去!


罗小姮

通过死亡议题,我找到了生存意义。通过生死对话,我发掘了自己对死亡的期待与亲近。通过书写和朗诵,我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心情。

谢谢老师的坚定与包容,希望能继续参加老师关于这个议题的延伸课程。谢谢大家。


张耀之

短短四天的学习对于自己的小组带领帮助很大,有种学到的技术直接运用、用完就可以马上跟督导探讨的感觉,喜欢也在学习老师敏锐又温柔的风格,希望下次有机会接触和学习自杀议题。


温婧

四天的课意犹未尽,关于生与死,以及生死之间的过程都有很多的启发。团体中不断涌现出的情绪,也都被老师接纳和转化。

这些天白天都在忙着过年的准备,也没有太刻意的思考,晚上倒是出现了很有意思的梦。昨天看到那么多小伙伴表达了对妈妈的感受,我昨天在梦里也梦了一晚上妈妈。

老师和我们的这个团体一起度过的四天很是珍贵,期待可以再次相遇。


柳儿

在如何进入主题方面:死亡的主题常常给人以沉重、黑暗之感,如何安全触碰且有效深入和渗透,老师在整个过程中三次提到“从简单到复杂”的技术性原则,这如同斯坦尼演员心理技术训练中的“从单音到音阶”的技术性原则。

第一堂课中,将生命与死亡的议题同时提出,从“觉察”生命开始逐渐再到“输出”(画画—动作—雕塑—声音—言语),这让我对死亡的认知经历了从理智转入感性又到理智的过程,重要的是在过程中碰触到了心灵。

这种触动使我接纳、正视,另外老师的全程平和、稳定、接纳、从容是非常重要的,这大大增加了跟随者的参与度、自由以及轻松的课堂氛围。于是第一次课的良好运转让我开始期待接下来的深入渗透。
引领者方面:面对参与者的差异性和各种突发状况,老师的接纳和“不急于解决”让我印象深刻。主动权给予参与者,肯定各种感受,给出建议,达到什么结果不是关键点,因为参与本身已经是开始,而尊重每人的内在节奏更为智慧。

从第一次课到最后一次课,从写三个代表死亡的词语到写一封“我爱你”的信,从做出代表死亡的雕塑到把“我放手了…”放入魔法箱,在心理上从凝视死亡到觉知、接纳生命,无论从本议题课程到戏剧治疗其他课程的流程和课堂操作方面,都让我感受颇深。


导师简介


Patricia Jauchler



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戏剧艺术硕士(1979年);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戏剧治疗硕士(1991)
近30年戏剧治疗、培训、督导经验

北美戏剧治疗协会注册戏剧治疗师
董事会认证戏剧治疗培训师,
美国生命教育与咨询协会注册生死教育学家
认证丧亲协助者

美国加州On Bright Wings临终服务机构创始人
洛杉矶戏剧治疗学院导师
曾为加州州立大学戏剧治疗项目助理教授


 

咨询电话


15110153223 姚老师
13810153425 梁老师
15120053223 辛老师



[ 2021-6-10 17:05:36 ]